档案之窗-科技档案
点击加入->档案管理交流QQ群(708132784):
科技档案价值分析
2018-11-29  浏览:159

科技档案价值分析

科技档案价值理论是科技档案管理学的重要理论,是进行科技档案价值鉴定的基础和根据。

1 科技档案价值

科技档案价值,是科技档案这一客观事物对人们的各种活动所具有的意义。它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科技档案价值是客观的

科技档案是科技生产活动的记录和产物。作为科技生产活动的记录,科技档案记载了科技生产活动的内容、过程和具体经验;作为科技生产活动的产物,科技档案是科技生产活动完成后形成的一种知识形态的科技成果。科技档案的价值同它所记载的科技信息、所记述的科技过程、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应该说,具体的科技生产活动是科技档案价值形成的源泉。科技档案价值的客观性,正如科技生产活动的客观性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

科技档案价值的有无和价值的大小,不以人们对它的认识为转移。没有或失去保存价值的科技档案,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意愿而具有或继续具有保存价值;同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档案,也不会因为人们对它的判断错误而失去保存价值。

科技档案价值的客观性理论,是对科技档案价值进行科学鉴定的认识论基础。在科技档案的价值鉴定中,人们并不是、也不允许单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判断科技档案的价值,而是必须以科技档案的价值实际为基础,力求使自己的主观认识符合科技档案的价值实际,从而对科技档案的价值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对科技档案价值的鉴定是否科学,只有一个标准,就是鉴定者的主观认识是否正确地或基本正确地反映科技档案的价值实际。

2.科技档案价值是具体的

科技档案的价值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就科技档案总体而言,因为它们都是“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文件,所以凡是科技档案都有价值。但是具体到某一科技档案的个体,它们的价值显然不可能完全相同,有的价值很大,需要长期或永久保存;有的价值则相对较小,只需要短时期内保存就可以了;而且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有些科技档案原来所具有的价值可能会逐渐消失,不再需要继续保存;也有的科技档案价值会不断增长,需要强化其保管措施。

3.科技档案价值在与主体需要的关系中得到体现

前已述及,科技档案价值是科技档案对人们各种活动所具有的意义。这一命题包括了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客体——科技档案,主体——人。所以,科技档案价值是通过科技档案和人之间的关系即科技档案与人们主体需要的关系得到体现的,这就是科技档案的价值关系,它说明价值是与主体的需要密切联系的。

科技档案价值是科技档案内在的一种有用性,不以人们的认识而转移,这是科技档案价值的客观性所决定的;从另一方面看,科技档案价值又是通过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即人们的主体需求对科技档案的客体属性的肯定关系,才能体现出来。某种科技档案具有某种有用性,但这种有用性如果不为主体所需要,那么在鉴定科技档案价值时,它就不会得到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从科技档案价值体现的意义上说,科技档案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举例来说,一项建筑工程档案的有用性是多方面的,如对于新工程设计的参考作用,对于原建工程使用、维护、改建、扩建的依据作用等。这些有用性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是否需要而变化。但是,这一项建筑工程档案具体价值的体现,却因不同的主体需要而各异。比如,在设计活动中,它一般只具有设计参考作用,但随着设计技术的迅速发展,它的设计参考作用将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失去了“设计参考价值”;而在建筑物的管理活动中,它作为建筑物使用、维修、改建、扩建依据的作用,同人们的主体需要所构成的价值关系,决定了只要建筑物存在,该项建筑工程档案的价值就不会消失。

为什么同一建筑工程的档案所体现出的价值如此不同?其原因就在于科技档案价值是在与主体需要的关系中得到体现的,人们对科技档案的价值关系不同,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不同,所体现出来的科技档案价值就不同。所以,科技档案价值必然受主体需要的制约。

2 科技档案价值因素与价值源

科技档案保管期限的长短,是由其价值量的大小所决定的。科技档案的价值量越大,它的保管期限就越长,保管期限的长短同价值量的大小成正比。科技档案的价值量又是由几种相关的因素规定或制约的,我们称这些因素为科技档案的价值因素;每种价值因素都有其一定的来源,我们称其为价值源。

1.价值因素

科技档案的价值是由三大因素决定的:①史料价值因素;②文物收藏价值因素;③工作查考价值因素。不同的因素具有不同的时效,其中第①、②种因素是长效的因素,由此决定的保管期限一般为“永久”;第③种因素有短效和长效之分,保管期限也就长短不一。

在科技档案鉴定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份科技档案含有两种以上的价值因素,这时应当以最长效的因素来确定其保管期限。因为,同一份科技档案中的不同因素之间只是一种从属关系,而不是累加的关系。

2.价值源

科技档案的价值,笼统地说,来源于它的内容,即它所含有的一切信息,包括知识内容、作者、时间等。科技档案价值源通常有以下四种:

1)知识价值源。科技知识是科技档案所记载的主体部分,科技档案的价值首先是由科技知识的重要程度所决定的。从科技档案价值鉴定角度出发,科技档案所记载的知识价值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寿命价值”,即科技档案所记载的科技知识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对于人们的科技生产活动能起指导作用。一旦这种知识过时之后,或者说知识老化之后,它对人们的科技生产活动就会失去指导作用,它也就变得没有价值了。另一类是“凭证价值”,具体又可分为“史料凭证价值”和“日常工作凭证价值”两种。凭证价值不受知识寿命的制约。许多科技档案若是从知识寿命的角度分析,可能已经过时,失去价值,但从凭证价值来分析,往往还要继续保存。

2)实物寿命源。有些科技档案是以记述某种实物的产生、发展为使命的,它的价值就往往以所记述的实物寿命为根据。如前所述的建筑工程档案,建设单位之所以要保存它,就是基于建筑物使用、维护、改建、扩建的需要,只要相应的建筑物存在,它就有价值,就应该保存。这种价值正是来源于实物的寿命。一般说来,对于基建档案和设备档案,实物寿命源是分析并确定其工作查考价值的主要依据。

3)作者源。科技档案的价值,可以来源于它的作者。首先是个人作者中的名人作者,某些著名的学者、专家进行的设计、绘制的图纸、演算的数据、诊病的医方等,往往会产生价值的额外“增值”。其次是集体作者如专业主管机关、企事业单位、下属单位等,也会对科技档案价值有所影响。

4)时间源。科技档案是历史的产物,任何一份科技档案都形成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形成的。形成年代的远近对科技档案价值也是有影响的。德国档案学者迈斯奈尔就曾提出过以“高龄案卷应当受到尊重”为核心内容的年龄鉴定论,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现在看来,年龄鉴定论固然有失偏颇,但“时间”作为档案价值的来源之一,这是无可争议的。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古代档案保存下来的不多,尽管内容不一定重要,但能起到提供史实踪迹的作用;二是具有文物收藏意义。

此外,在现代科技档案尤其是自然观测档案中,关键时刻形成的比平时形成的更为重要。比如:地震记录,震期比非震期重要;水文记录,洪水期的或枯水期的比平常的重要;等等。这里也是时间源在起作用。

全面认识科技档案的价值因素和价值源之后,就可以从分析价值因素着手,并对照价值源,确定科技档案价值。科技档案价值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层面。

3 科技档案价值定性分析

对科技档案价值进行定性的分析,这是科技档案价值鉴定常用的方法。按照逐层深入的原则,通常定性分析包括以下两个层次。

1.第一层次分析,也称项目级分析

在这一层次中,主要是分析价值因素的具体内容,并联系价值源,对成套的科技档案即每一项工程、每一个产品、每一个课题等活动形成的全套科技档案做总体评价。这在整个科技档案鉴定中起着“总控”的作用。

1)史料价值。史料价值是指科技档案对于研究历史,包括企业史、地方史、行业史、国家史,以及自然界演变历史所具有的价值。科技档案史料价值,择其要点可归纳如下:

A.具有时代意义的发明创造。这是指科技档案所记载的科技知识,曾在企业、行业、地方直至国家或世界具有先进性,值得载入史册,包括一切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以及基础理论的新发现等。这些科技档案所记载的知识,不能看它现在是否过时,而要看它是否在历史上有过重要的地位及影响。

B.具有国家和地区代表性的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说,不一定都是先进的。但它具有代表国家和民族的艺术性,应当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它世代相传。因此,记载传统工艺的科技档案,如江苏的云锦、陶瓷,浙江的竹编、石雕等,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都有极高的价值。

C.记述大自然发展运动规律的观察和研究成果。探索自然界发展运动规律,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掌握系统的、丰富的、记录自然界发展变化情况的科技档案。如天文、气象、水文、地质、地震、测绘等专业的科技档案,以及农业方面对病虫害的观察和防治档案等,均属于此类。它们是探索自然界运动发展过程的史料,不会因知识老化而失去价值。史料价值是科技档案最高的价值之一。因此,具有史料价值的科技档案一般都需要永久保存。

2)工作查考价值。科技档案若无史料价值的话,还要确定它有无工作查考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科技档案的工作查考价值体现在科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鉴定时必须全方位地分析科技档案各方面的查考价值。

A.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渐进的,新的科研成果总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已有成果”,它最原始的存在形式就是科技档案。因此,科技档案在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是开展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科技发展史上,以科技档案或以科技档案为“素材”加工得到的成品为条件而取得科研成果的事例是非常普遍的。

科技档案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这种借鉴和参考价值是有条件的,它要求科技档案所记述的科技知识必须具有先进性,过时的科技知识是没有这种作用的。因此,应当根据知识寿命周期来判断科技档案在这方面的价值。

B.对生产建设活动的指导价值。在产品生产和工程建设活动中,无论是设计阶段还是生产或施工阶段,都要借助生产老产品、建设老工程的经验,有的参考,有的重复套用。因此,已有的产品档案和工程档案,对于生产新产品、建设新工程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指导价值。当然,这种价值也受到知识寿命周期的影响。

C.对于设备和工程的“查真”价值。为了科学地使用、维护各种设备和建筑物,必须认真弄清它们的真实结构和面貌,否则就寸步难行。科技档案,特别是设备档案和工程档案就具有这种价值。然而这种价值只有在设备或建筑物存在时才有意义,如果设备和建筑物已经报废,就没有必要去“查真”了。因此,这种价值是受“实物寿命”控制的,这一类科技档案就应与实物“共存亡”,即依据实物寿命的长短,来确定其保管期限。

D.解决经济纠纷中的凭证价值。比如,发生产品规格和产品质量方面的纠纷时,要查找产品设计的有关技术参数和质量检验等档案;发生土地使用权纠纷时,要查找征用土地的档案。科技档案在经济纠纷中的凭证价值,往往受合同、协议等法定有效期限的制约,但最终要与实物寿命相联系,实物不存在了,产生纠纷的因素也就彻底消除了。所以这一类科技档案的保管期限也可以参照实物寿命来确定。

E.政治工作中的查考价值。比较典型的就是为考核科技干部、特别是为评聘科技干部技术职称提供证据。

此外,科技档案在文化艺术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也有查考价值,而这方面的查考价值可分别包含在科技工作查考价值和史料价值中,在此就不再阐述了。

综上所述,科技档案对于各项工作的查考价值,基本上都受知识寿命和实物寿命的制约,而知识寿命和实物寿命总是有限的。因此,仅有工作查考价值的科技档案,大多数属于长期或短期保管。

3)文物价值。文物价值近似于史料价值,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史料价值。它主要是指纪念价值和工艺、美术欣赏价值,它可以提供史实踪迹,但不强调史实内容。史料价值则强调史实内容,不强调纪念价值和工艺、美术欣赏价值。古代的科技档案原件,往往兼有史料和文物双重价值。有些科技档案残缺破损,看不清史实内容;有些科技档案内容不十分重要,没有史料价值;但不能轻易确定这些档案就没有价值,还应当鉴别它们是否有文物价值。这就要从“作者源”和“时间源”方面去加以分析,即鉴别这些档案是否属于名人手稿,是否是原件等,一句话,就是有无纪念价值、工艺美术欣赏等价值。凡是具有文物价值的科技档案,都应永久保存。

2.第二层次分析,也称文件级层次分析

这一层次主要是分析单份文件在成套档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成套科技档案中,有的文件记述主要部分,处于重要地位;有的记述次要部分,处于次要地位;有的甚至没有价值无需归档。在同一项目中形成的科技文件之间的区别,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

1)综合与零星的区别。综合的从长,零星的从短。例如资源普查成果,室外调查记录是零星的,室内整理材料是综合的;原材料理化检验成果,原始检验记录是零星的,检验报告单是综合的;新产品试验,试验记录是零星的,试制总结和定型图样是综合的;等等。显然,综合性材料应当比零星材料的保管期限长一些。

2)局部与全局的区别。全局的从长,局部的从短。以竣工图和施工记录为例,前者反映设计和施工的全部情况,能看出工程的全貌;后者只反映施工情况而不反映设计情况,看不出工程全貌。显然竣工图比施工记录重要。

3)同是局部的,有重要部位与次要部位的区别。重要部位的从长,次要部位的从短。就工程建设的施工记录来说,地下部分比地面部分重要;在计算机硬件组成中,中央处理器(CPU)就比存贮器、输入/输出设备重要。

4)本单位自制与外单位供给的区别。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般本单位自制的从长,外单位供给的从短。以设备为例,如果它们的复杂程度和精密程度相同或相似,则本单位自制设备的档案比外购设备的档案重要。这主要是因为补充档案的难度不同。本单位自制设备的档案,往往只有本单位才有,遗失或损坏了就很难弥补。

5)国内提供的与国外引进的区别。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国外引进的从长,国内提供的从短。这也是从补充档案的难度不同来考虑的。

6)实施的与不实施的区别。在生产建设的成套科技档案中,往往有一些是供比较用的设计方案,其中有些是采纳实施的,有些则是要淘汰的。一般总是实施的重要,淘汰的次要。有时候,淘汰的方案甚至没有保存的必要。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第二层次的分析,才能具体确定每份文件的价值,进而确定由此构成的案卷价值与保管期限。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的是:一是不要把单份文件在成套科技档案中所处的地位作用绝对化。二是注意发现单份文件价值大于成套科技档案价值的那种个别的和特殊的情况。

4 科技档案价值定量分析

在科技档案价值定性分析中,凭经验判断是其主要的特征。为了提高科技档案价值确定的准确性,对科技档案价值进行定量的分析是必然的发展方向。早在 20世纪80 年代初我国就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成熟的成果问世。应该说,这种努力还是很有意义的。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关系

科技档案价值的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必然发展方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定量分析将来可以完全取代定性分析,因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定量分析方法是定性分析方法的一种补充。不论采取何种分析方法,简便易行是最基本的要求。科技档案鉴定的工作量很大,定量分析既复杂,又费时,若是用来分析每一份科技档案的价值,势必影响工效,甚至根本不可行。因此,只有在定性分析感到没把握,或者是有不同意见时,才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由此看来,定量分析的方法只能作为定性分析方法的一种补充。

2)定量分析要以定性分析作为基础。建立科技档案价值的数学模型(简称建模),是定量分析的核心内容。而建模必须首先通过定性分析,确定科技档案价值所涉及的诸多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定量分析的途径往往取决于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的过程

任何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都必须解决计量和建模两个问题。所谓计量,就是将与科技档案价值相关的价值因素、价值源进行量化,即“打分”;所谓建模,就是确定科技档案价值量的计算方法与数学公式。

1)计量。影响科技档案价值的因素很多,前面曾分析了“史料价值”、“工作查考价值”、“文物价值”三大因素,每一个价值因素里又可分析出若干个子因素以及价值源。这些因素至今还没有科学的手段来准确度量,而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如何解决无科学手段度量而又需要量化的问题呢?管理科学中的特尔菲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特尔菲法,又称专家评分法,就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向专家进行调查,并对专家意见分析、处理,以获得未知信息(价值因素值)的科学方法。其过程是首先明确需要量化的、影响科技档案价值的因素,然后制定这些因素的评分标准,最后由专家据此进行打分。在科技档案价值定量分析时,特尔菲法的“专家”其实就是鉴定小组中的单位负责人与科技业务人员。

专家评分虽然取决于专家的经验判断,仍属于定性分析。但它可以把每个因素对科技档案价值的影响用具体数值(而不是“好”、“较好”、“一般”、“差”)分得很细,提高了判断的精确度。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为定量分析铺平了道路,也便于把各专家的不同意见科学地综合起来。

2)建模。获得影响科技档案价值的因素值后,就可将其代人事先建立好的数学模型中,计算所要鉴定的科技档案价值量,最后依据保管期限“永久”、“长期”、“短期”所对应的价值量区间,将所计算的价值量转化为保管期限。

科技档案价值的定量分析至今尚不成熟,主要问题在于建立什么数学模型。已经提出的数学模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科技档案价值的定量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