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科技档案
点击加入->档案管理交流QQ群(708132784):
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排版
2018-12-17  浏览:50

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排版

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排版,就是将编研加工形成的各编研成品的组成部分,布置在页面上形成一定的版式。只有经过排版,编研成品才能成为利用者见到的形式,编研信息才能进行交流。同时,排版又是提高编研成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编研成品出版印刷工作的具体步骤,因此,科技档案编研人员必须了解与掌握排版的内容与方法。

(一)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即提出编研成品编辑排版的技术要求,它决定了编研成品内在的技术质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编研成品的规格

编研成品无论是书籍形式、报纸形式、还是期刊形式,都要有一定的规格,即编研成品面积的大小,通常以“开数”来表示,称为“开本”。

开数是指一张标准印刷纸的全张幅面,被裁成多少张小纸,如裁成16张就称为16开。我国现行标准纸的幅面尺寸有787*1092mm850*1168mm(大开本)两种规格。以787*1092mm幅面裁切的开数称为,如16开、32开、64开等,而850*1168mm幅面规格的裁切开数,则称为大开本,如大32开、大64开等。常用开本及尺寸如下:

国际通用印刷出版物的标准也分为AB两种纸张系列,它们都以标准全张的对折次数表示开本的大小,A系列全纸称为A0,对折一次为A1对折两次为A2,对折三次为A3(相当于8开)……B系列纸张按同样方法分为B1B2B3……

确定编研成品的外形尺寸及开本的大小,应该考虑适合阅读,美观、经济、实用,方便印刷生产与使用等要求。因此,图集、画册和简报类型的编研成品一般为8开本;科技期刊类多为16开本,手册类为32开或64开本。我国于1987年制定了《图书杂志开本及幅面尺寸》的国家标准(GB788-78) ,使我国的开本尺寸与国际标准接轨。

2.版面结构

1)版心,是编研成品容纳文字、图形等信息的有效面积,排版就是在版心之内进行的。

2)页码,用来表示版面页数的顺序编号。页码计算习惯上从有正文的页面算起,衬页、扉页、版权页等不排页码,但应计算在整个出版物的总页数内。序言、目录等页面另计页码。分册装订时,可以分别计算页码,也可以连续计算页码。

3)版口,即版面除去版心的四周空白部分,也叫白边,其上部空白为天头,下部空白为地脚,靠近装订处的为订口,另一边为切口。

 

4)书眉和中缝。在版面上,出版物的书名和编、章、节名往往被印在版心以外的空白处。横排本一般印在版心上端,叫书眉,这时偶数页码上印编名,单数页码上印章名,或者偶数页码上印章名,单数页码上印书名。直排本一般将这些印在切口处,称为叫中缝。书眉和中缝的作用,是为了便于读者翻阅时直观地了解书中文字所属的编或章的范围。

3.版心设定

版心是实现排版的有效区域,不包括页码和书眉。设计版心主要考虑以下参数:

1)字体,指印刷文字的不同形态,最常用的字体有:宋体,其特点是字横平竖直,形态方正饱满均匀,笔法严谨美观实用,适宜作编研成品的正文。仿宋体,字体挺拔、俊秀、清晰悦目,适宜用作注释和小标题。楷体,字形朴实、端正、易于认读,适宜用作标题。黑体,字形端正、古朴浑厚、庄重醒目,是最为通用的标题用字。此外,外文的印刷体有楷体和斜体,大写和小写的区别。数字也分为白正体、白斜体、全身白正体、黑正体、方头黑体和全身黑正体等。

2)字号,为字体大小的编号。字体编号有两种,一种为号数制,是我国汉字传统标准,以字形大小排列,号数越高字形越小。号数制分为初号、一号、小一号、二号、小二号、三号、四号、小四号、五号、小五号、六号、小七号、七号等14种字号。另一种为占数制,是国际通行的字形计量方法,电子排版一般以此计算,它以“点”为单位,一般用小写的英文“p”表示俗称“磅”,1p=0.35146mm。点数制可以直接反映字形的尺寸,其数值越大字行也就越大。

正确选择和运用字体和字号组织版面,主要是为了精确表达出版物的内容,使版面醒目,便于阅读。选择字号一般应该考虑开本的大小、内容的重要性、篇幅的长短以及标题的层次等。因此,书籍形式的编研成品正文,一般用五号字(1.5p),期刊杂志式的编研成品正文,一般用小五号字(9p)。

3)字距,表示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一般分为密排、疏排和紧排(仅用于电子排版),其中密排是正常排法。

4)行距,表示相邻两行之间的间隙,文件汇编一般采用原公文的行距为正文字的;书籍式编研成品行距为正文字的2/3-1/2;报刊式编研成品行距为正文的1/4-1/3行间距。

5)排式,是指版心中正文的排字方式,一般有横排和竖排两种。竖排又称直排,是我国历史上出版物的排式。科技档案编研成品一般采用横排,横排又分通栏与分栏,通栏指正文字行长度与版心相等;将版心宽度分成两部分或多部分,则称为双栏或多栏。

(二)封面、装订设计

1.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是指封面的美术设计。版面设计主要是决定编研成品内在的技术质量,而封面和装订设计则主要是决定其外观的美术装潢。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封面,即书籍封皮的正面,也称书衣、封皮。它是编研成品的表面,具有保护书页和装饰的作用。封面包括:

1)前皮,也称封一,印有出版物、编著者和出版者等名称,它根据装帧设计的整体构思,以概括性的构图、字体变化和色彩来反映出版物的主题,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出版物的主要内容。

2)封里,也称封二,是前封面里面的一页,一般为空白纸,较簿的出版物,也有在封里上印前言或目录的。

3)封底,也称封四或底封,是出版物的最后一页与封皮相连,公开出版的编研成品,应该在封底印上统一书号和定价。

4)封底里,也称封三,是封底里面的一页,一般也为空白面,较簿的出版物,也有在到底里上印正文或后记的。

5)扉页,也叫内封,是翻开图书封面有字的第一页,与封皮印有类似的内容,但可以更详尽一些,比如丛书名、副书名,也可以印上校订者、审定者等。有时也可以印成彩色的或带有装饰的图案。

6)书脊,也称封脊背,为出版物联接封皮和封底的部分。编研成品在三个印张以上,或者达到一定厚度(4mm以上) 的书脊上常印有出版物的名称、编著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册次(卷集)等,其目的是便于查找插排在书架、书柜中的编研成品。

7)护封,也称包封或护书纸,是加在前封面和封底外的一张外封面,主要起保护作用,多用于精装出版物。

8)版权页,是有关出版物版本的记录,主要记载:出版物名称、作者(编著者、译者等)、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出版年月、统一书号(全国统一分类编号、国际图书统一分类编号)、开本、印张、字数、版本、版次印次、印数、定价等。它的位置常在扉页后或印在封三上面。其中:

版权,指个人或集体对其精神产品,包括科学、文学艺术等创作的专用权利,如印刷、复制、录音、录像、修订、增补、出售、转让、公演、公展的传播权,未经所有者许可或转让,他人不得侵占。

版本,指一本出版物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几种不同的本子,称为不同版本。比如,内容不同指:增订本、修订、缩写本、通俗本、节译本、不同文字和不同译者等;形式不同的包括:装帧形式不同(平装本、精装本、普及本、线装本等),排版形式不同(横排本、竖排本,大字本、小字本)等,装订形式不同的有:合订本或分册本等。

版次和印次,版次指出版物版本的重要变更次数,第一次出版叫第一版或初版,如以后内容上有较大增删,比如变更在三分之一以上,每重新排印一次称新一版,如第二版、第三版等。印次,是每一版印刷次数,从第一版印刷计算起,每重印一次累积计算,即使版次变更也如此。

印张,全张纸印刷一面为一印张,如果一张纸正反面印刷则为两印张。印张可表示编研成品全部用纸数量,主要用于统计印刷生产。

统一书号,指出版物的统一编号。统一书号有两种形式,一是根据《全国图书统一编号方案》规定的国内图书统一编号,一般由分类号、出版社代号、序号组成,如13051.070,其中13代表自然科学类,051代表科学普及出题社,70代表该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类书的第70种图书;另一种是国际通用的统一编号,亦称国际标准书号,如ISBN7-5020-0002,其中7代表我国汉文图书,5020代表煤炭工业出版社,0002则代表该出版社出版的第2种图书。

2.装订设计

装订形式对出版物的质量与外部装潢有一定影响。装订形式一般有平装、精装两种。平装又分平钉装(包括:铁丝钉、敲眼穿线钉、缝纫钉)、索线钉装、线装等多种形式;精装有线面、布面、皮面、塑料面等,均系索线订。

(三)电子排版的名词术语

1.文本文件,输入计算机内的文稿,一般指没有排版的纯文本文件。

2.小样文件,中间插有排版命令注解的文本文件,是处理排版常用名词。

3.编排文件,由文本文件编辑排版后形成的中间文件,有些系统中编排文件可以直接输出,为交互式排版常用名词。

4.页面输出文件,排版后生成的描述版面结果的文件,供输出用。如方正、华光的*.S2文件、国际通用Postscript标准的*.PS文件。批处理排版中也叫“大样文件”。

5.文件格式,指计算机数据的组成结构;或者指文字在纸面上的排列形式。

6.编辑,特指在计算机上进行文字等信息的处理。包括文字内容整理、版面格式排版、图形图片内容制作和修改等内容。

7.组版,特指在计算机上按照原稿要求或排版者的意图,将文字、表格、图片等内容组合成版面。

8.改版,也叫改样,按照校样上的校对标注对版面进行修改,可以分为文字修改和版式修改。

9.拼版,特指以图片内容为主,具有多幅图片的版面排版。

10.样张,特指排版设备输出的,印有版面内容的印张。可用于校对、制版、复印等。

(四)版面应该避免的问题

1.标点符号排版应注意的事项

1)避免出现顶头点,即标点符号中的句号“。”、问号“ ?”、叹号“ !”、逗号“ ,”、分号“;”、冒号“:”不得出现在一行之首。

2)避免将符号一分为二,对于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等本身占2格的标点符号,不能前一半出现在一行之末,另一半出现在下一行之首。

3)符号居中,即对破折号“——”、省略号“ ⋯⋯”、连接号“-”和间隔号“·”应该字行里上下居中,否则,符号的作用有可能改变。

2.字行排版注意事项

1)单字不占行,即一行中不能出现只有一个汉字,或者数字和外文字母的单个字符的现象。但是允许一行有一个汉字及其后面跟随着一个标点符号。

2)单行不占页,即不允许一面中只有一行文字。一般要求至少有三行才能占一页。出现单行时可以用“缩行”的方法,将多出的一、二行挤到上一版,或用“扩行”或“强制换页”的方法将上一版的部分内容排到下一版。

3.转行排注意的事项

1)数字转行,不允许从一组数码中间断开转行;

2)外文转行,要符合该语种的回行要求,转行后不能在行首或行末留一字母(一个字母的单词例外)。

3)公式转行,一般不应出现在页末处转行;

4)化学元素符号转行,遇到不可分开的化学元素符号不允许中间断开回行。

4.标题排版应注意的事项

标题排版的注意事项是为了防止标题呆板,影响阅读效果,简报式编研成品尤其应该注意:

1)防止背题,即标题与正文相背离,指标题出现在版面的最下一行,题下无相对应的正文。这项要求主要针对那些字号较大,居中排的标题。遇到这种情况,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标题前面提前换面,将标题排到下一页,也可以采用版面的缩行或伸行的调整方法解决。

2)避免对题,两个版面上的标题采取同一种排法,并且排在相同的位置上,使版面显得十分呆板。可以通过调整标题排列方式来解决,如一个标题横排,另一个标题竖排。简报、画册等编研成品排版要特别注意此问题。

3)不要并题和叠题,并题即相同排列格式的标题左右重复出现;叠题则为上下重复出现的相同排列格式的标题。解决并题和叠题的方法是调整标题的排列结构(如横排改竖排),也可以通过调整文章结构的排列顺序解决。

(五)印张校对方法

印张校对指对电子排版形成的样张或经过拣字、排版后付印的纸样,由校对人员根据编研成品的定稿进行校对的工作。它既是任何一种出版物交流的基础,又是出版物生产的一道重要工序。

1.校对的主要任务

1)依据原稿核对校样,消除校样上与原稿不相符的文字、符号、标点、图表及版式等错误。

2)发现原稿中的疏漏、差错等其他疑难问题,如错别字、不规范字、整体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并适当予以处理。

3)承担一定的编辑工作,如修改缘故语法错误、纠正不规范的版式等。

2.校对的质量要求

1)文字的质量以错字率衡量。一般文字录入的错字率应控制在3%以内,一校错字率不超过0.15%,二校错字率不超过0.07%,三校错字率不超过0.02%

2)排版质量要求包括:①版心尺寸一致;②正文排法、字体一致,不违背排版注意事项;③页码顺序正确、无错、漏、重码;④表格设置正确,内容无误;⑤插图位置、图题(名)、图注正确;⑥公式排法符合规则。

3.校对的过程

校对工作有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方法。一般而言,为了保证文字与排版的质量,编研成品从原稿到最后的付印,起码要进行3次校对。校对贯穿于排版工作的始终,排版打印出的样张,由印刷厂内的有关人员核对,称毛校也叫厂校;根据毛校的红样改正版面后再次打印出的称为清样,送出版部门或印刷部门的有关人员校对。每校对一次退回红样,并以此为依据改正版面,再打出清样,直到不必再校对,经签署“付印”或“改正付印”字样为止。具体交代过程与要求是:

1)初校,又称一校,要求基本排除校样上的错字、别字、多字等错误,核对版式是否符合原稿上批注的版式要求。

2)二校,是对一校的补充,要求进一步消除初一校中遗留的错误和问题,并对版面格式进行检查和调整。

3)三校,具有最后把关的责任,要求在进行严格的文字校对后,还要通观全书,检查扉页、目录、版权页等附属内容的排版是否完整齐全、页码是否连贯、全书格式是否统一等。一般要求由比较过硬的校对人员担任三校。

4)核红,也称校红,要求将改版后输出的清样与红样校对,查看应改之处是否已经全部得到改正。

4.人工校对的方法

1)折校法,将原稿平放在桌子上,用双手的拇指和中指夹住校样,食指撑着校样,将校样轻折凑近原稿,使校样和原稿上的字互相接近,以便一个字一个字地对比。发现错误左手不动右手持笔改正,慢慢移动原稿直到对完为止。

2)点校法,原稿在左,校样在右,摊开放在桌子上;校对时双手配合,左手指原稿,右手持笔点校样;校对时先看原稿后看校样,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3)读校法,一人朗读原稿,另外一人或数人核对校样。边读边改。

校对人员不仅应该掌握校对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要求熟悉校对符号及其用法。校对符号及其用法见附录。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0评